蚕沙口吧(鄞州区最新疫情情况)

100多年前,在渤海之滨的海归港,在一个名叫蚕沙口的小渔村,清脆的童声从东向西响起:清蒸海蟹,两便士一只…男孩的篮子里,红色的蟹壳包裹着肥美的蟹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照片中的小男孩在微笑。或许那天他的收入不错,又或许他以为出海的父母很快就会平安归来,船上也会挤满了船舱…蚕沙口人世代捕鱼。虽然风高浪险,但因为有妈祖的心,所以无所畏惧。在这里,妈祖是一种文化,一种依赖,一种精神信仰。

蚕沙口吧(鄞州区最新疫情情况)

蚕沙口吧(鄞州区最新疫情情况)

妈祖,也被称为天妃和圣母,是中国船夫、水手、游客、商人和渔民世代共享的神。

公元960年,当宋初福建莆田湄洲岛诞生了传说中不会哭的女婴时,谁也没有意识到,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又多了一颗必将成长壮大的种子。有了父亲给的“莫林”这个名字,一个通晓天文气象,熟悉水,能预知吉凶的女孩,渴望帮助别人,却不期待任何回报。终于,28岁的她崭露头角,扶摇直上。从那以后,她经常乘风把云菲赶到海上,保护渔民的船只免受危险。

莫林的善举不仅赢得了天下所有人的尊敬,而且在宋元明清时期获得了诸多褒奖和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庭圣母院,最终成为中国航海的官方守护神,成为与黄帝、孔子并列被国家尊崇的华夏三大祖先。

目前,世界上有近5000座妈祖庙,mainland China约有1500座妈祖庙庙。在北方,唯一有大型妈祖文化建筑和传承妈祖文化的地方是蚕沙口。

妈祖文化建筑辉煌了几百年。

蚕口位于唐山曹妃甸地区港口,溯河入海。这里曾是海河的转运码头和天然避风港,是古代大海进入JD.COM和辽西的必经之路。据《郁芳纪要》记载,“蚕沙河口为渤海湾中部海湾,此处波浪平缓,长江以南有商船和米槽,航运多在此避风。”

宋元时期,大批江浙商人和闽粤漕粮船北上,多从东、黄海进入渤海,经曹妃甸航线进入蚕沙口,再从蚕沙口回河、滦河至JD.COM、辽西。元朝二十一年,忽必烈下令疏浚滦河,开辟航运。蚕沙嘴也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大放异彩。据史料记载,蚕沙口常年有元兵驻守,现在村北还有元兵古墓遗址。元元年,江南船工和当地渔民在此修建了天妃宫,又名妈祖庙,以祈求海上平安。当时元杂剧在北方流行,深受南方人和驻扎在此的元兵喜爱。于是,江南船工集资在天妃宫前修建了一座蚕沙古戏楼。

每年在天妃的庙会上,沿海渔民收船晒网,周边各县甚至外省的民众、士绅、商人、艺人都争相前来庙会。人如云,车如牙,人来人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庙会上仍然聚集着几个省的杂耍艺人、地方小吃、北京货、外国木偶等等。在古戏楼的对面,整天都有鞠萍和皮影。

劫后重建元代建筑,续写辉煌。

20世纪60年代,古老的歌剧院和天妃宫在“破四旧”中同时被毁。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自动集资,修复这些北方罕见的文物。在建筑风格和图纸设计方面,村民们完全忠实于现有的图形资料进行修复。两栋建筑均采用传统的土木砌体结构,建筑结构均为榫卯结构,无一钉。

古戏楼前十几米高的旗杆上,写着“风调雨顺,好天气”的横幅迎风沙沙作响,昭示着渔民近千年来的一致心愿。坐在朝南的天妃宫外,巨大香炉中的熏香处于顶峰,一刻也没有断过。

几百年来,蚕沙口一直保持着一个规矩。庙会期间,亲戚朋友要住几天。看够了戏,拜够了妈祖,才允许亲朋好友带着早就准备好的麻花回去。临走前还不忘说一句“路上吃麻花,保证一路平安。”

妈祖文化引领小渔村走向大发展。

如今的蚕沙口村位于距离海岸五六公里的地方。除了出海捕鱼,村民们还从事鱼、虾、蟹、蛤、河豚等海产品养殖和冷链物流。产品畅销国内外,蚕沙口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近千年的历史赋予了蚕沙口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妈祖文化的传承让这个小渔村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在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蚕沙口村荣获“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称号,成为唐山唯一入选的村,这让蚕沙口人对村里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他们想在蚕沙口重建元代古建筑,包括天妃宫、古歌剧院和元码头。他们要保护这些见证了古代航海历史和海洋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利用北方的独特优势,把小渔村打造成曹妃甸一颗耀眼的明珠。

(0)
上一篇 2023年2月5日 下午9:39
下一篇 2023年2月5日 下午9: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