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铁总通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通票?
(致二十年前习惯坐火车的读者:普通通票是2010年以前需要中转、过境签证的那种车票。后来被官方定义为“通”。)
我国法律的一个运输原则是“旅客的要求通常是合理的,承运人按照合同运输”。
合同法第十七章运输合同
第二百八十九条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
铁路旅客运输规则(旅客规则)
第十四条门票…有运输能力的,承运人或者销售代理人应当按照购票人的要求出售车票。
简单来说,只要能把旅客安全运走,铁路部门就要尽力卖票,按照旅客(购票人)的想法去运输。但是长期旅行的朋友应该知道,长途旅行难免会遇到火车晚点、停车等情况。如果需要中途换车,第二趟和第三趟要提前几十天确定坐哪趟车比较难。但是普通火车票是按照车次日期和车次发售的。不确定车次怎么买票?
于是有人提出可以出售一张“通行证”。这种票只需要你在行程开始前确定车次。通常,您可以通过提供本次旅行计划的路线(称为“途经”)、最低列车等级以及第一次旅行的到达时间等信息来购买普通通票。乘坐火车时,第一次出行要乘坐车票上标明的车次,之后只要按照车票上标明的路线,就可以乘坐任意车次,在一定期限内在沿途任意车站换乘。
转车时,只需在转车前办理“过境签证”即可(如果乘坐更高级别的火车,需要补差价)。相比常规购买多节车票,无需担心前班车延误、售票处排队原价退票、重新规划换乘站、重新购票等流程。节省自己的时间,避免因火车晚点和铁路退票造成的收入损失。铁路部门通过使用通票,可以避免前车晚点和后车退票造成的运力浪费,旅客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行程。同时计算全程票价,可享受长途出行优惠。长途旅行可能比分段买很多票便宜。当然,缺点是二段之后的座位无法提前预订,春运高峰等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换乘站无票的情况。
简单来说,中铁的通行证只决定路线,第一节坐哪节车,第二节坐最低的慢车或者快车。其他行程的乘客可以在出行时确定。现在铁路运力普遍充裕,适合一些非春运高峰期中途换乘的出行场景。
2.我可以随时选择是否购买通行证吗?铁路部门可以选择是否出售通票吗?
虽然通行证旅行是灵活的,但在选择通行证旅行时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买通票需要在行程开始前确定乘坐哪些铁路线(否则无法计算票价),这对于不经常坐火车的朋友来说比较难。我经常活跃在华北、华东的铁路线上,只能记住经常经过的线路名称,线路对面的火车站等信息。(关于铁路客运线路的结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官方铁路客运货运里程表和铁路客货运输专刊,只有纸质版和网上版。当然也可以参考专业人士整理的电子数据。
其次,换乘后的座位数在换乘站确定。虽然节省了车费,充分利用了换乘时间,但前提是你要换乘的车还有票。虽然近几年国内的铁路线越来越多,春运抢票很多方向都不难买到票(疫情发生前,部分方向有“春运抢票低峰票价优惠”,铁路部门不仅等你买票,还有指定车票打折),但部分热门方向还是有买不到票的风险。如果你不想每次使用通行证都坐一站被挤出车门,也不想一站一站地待在家里,那么在春运高峰等高峰时段,通行证可能不是回家的好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这个基建狂热者在过去十五年修建的铁路数量也太多了。甚至有数据显示,全球一半的高速铁路都在中国。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交流,即使是一些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工作人员和对接客票系统的维护人员,也很难掌握通行证所需的有关路线的信息,对通行证相关业务的知识门槛较高。任何一个默默画一两个小时全国铁路客运线路示意图的火车站工作人员,都能上央视新闻[3]。即使只画了线和线连接点,也会忽略位置和里程。
事实上,借助现代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售票系统的优化升级有望解决通票销售的计算负担。但是中国铁路太火爆了,一直买票的人多到停不下来,唯一的维护时间基本都被日常维护升级占用了。据知情人士透露,铁路客票系统(TRS)通过维护模块批量生成客运站的效率接近时间复杂度高达ο (v e)的暴力算法。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研发岗的应届毕业生经常面试的基本的深度优先搜索法,已经稍微扩展到搜索路网的效率,而且远高于现有的铁路客票系统。90年代,国内还有其他高效算法。
当然,也不是说铁路客票系统的技术团队就是垃圾。主要是买票的人太多,售票系统一刻也停不下来。没有人敢冒“一旦出问题,大部分普通火车座位都买不到”的风险,去优化更新一个“让普通人换乘更方便”的锦上添花功能。就这样结束了。
2020年春运高峰,12306高峰日,网站点击量达到1495亿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点击100次,每秒170万次。
所以铁路通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比平时买的普通票好。但作为游客,我们有选择的权利。